梁广大:最困难的时候小平来了,小平此行我终生难忘

2025-06-28 22:16:34 2014德国世界杯

梁广大有一绰号,叫“梁胆大”。曾是《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现为梁广大夫人的茹晴写道:1993年11月23日,新加坡资政李光耀考察了解过珠海后,对梁广大说:“人都说我胆大,我看你比我还够胆。”

曾经担任过中央高层领导职务的五位前辈:胡耀邦、王震、彭真、习仲勋和杨尚昆,也曾直呼梁广大为梁胆大。

原南海市委书记邓耀华半开玩笑跟梁广大说,人类应该建一个通道直接连到月球上去。梁广大听罢,认真沉吟片刻,然后答道:可以考虑,不过,一定要经过非常仔细的论证。———梁广大果真胆大上天了?

梁广大是在中国五个经济特区里持续任一方要员时间最长的官员。从1984年任珠海市市长到1998年退休一干就是14年。

五年没见,梁广大还是那么精神。采访是在一个挂满珠海市航拍大地图的简陋办公室里进行的。

“办特区胆子要大一些”

田炳信:邓小平两次南行,你都是见证人,从1984年到现在20年,从1992年到现在12年,这段历史您怎么看?

梁广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国家从以阶段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来广东省领导要求中央给些权力把广东先搞上去,中央决定将广东、福建两个省对外交往密切的地方先搞起来。但一下不能两个省一起搞,1980年先让广东办两个经济特区做试验。把深圳、珠海两个对外交往密切的地方先试办经济特区,第二年再批准厦门和汕头两个。

1983年8月省委调我到珠海经济特区工作,我来时是佛山地委常委副专员兼财办主任。当时我知道试办经济特区困难是不少的:一、无经验,无章可循;二、缺乏人才;三、无资金,要建设都要自己筹集资金,跟计划经济那一套不一样,全靠自己去闯,去探索。

1984年1月,小平同志来深圳、珠海视察,当时我刚来,任副书记、市长不久。

那次小平同志为我们写了“珠海经济特区好”七个大字。后来小平明确提出,看来特区不是收不收的问题,而是放不放的问题。

他还提出思想要解放一些,胆子要大一些,步伐要快一些,同时再多开放14个沿海城市,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

最困难的时候小平来了

田炳信:1992年您去深圳蛇口港接邓小平同志,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

梁广大:当然记得。这是特区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我们受社会舆论压力最大的时候,1992年1月,小平来了,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来了。

小平在深圳视察了三天,要转过来珠海视察了。我跟市委副书记黄静等同志去接他。用珠海海关的一艘缉私船,船比较大,也很快。谢非从深圳送他来,坐着一部中巴。李灏同志送到了码头,小平同志一下车,我当即走上去握着他的手,我说:“邓书记,我们盼你来盼了很久了。”他说:“我也想来看看你们。”互相介绍一下,就登船了。

谢非先打开广东地图汇报,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实际上一边汇报,一边他(小平)就插话了。后来我跟着就汇报了珠海的情况,他一边仔细听一边插话,有时候他讲话比汇报还长。

我们又把目前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一个一个汇报了。他又一个一个回答。他听得很认真严肃。我们两个人一直汇报,小平也谈得十分兴奋。

南行决定了改革开放大局

田炳信:在船上谈了什么?

梁广大:首先谢非同志汇报了广东改革开放发展情况,接着提到东西两翼不及珠三角,要加快发展。小平不断点头,说广东要在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甚至其他方面要超过他们。到我汇报时,我说过去有一个村,一夜之间,有劳动能力的都跑到香港、澳门去了,现在都回来了。小平说:“这里很好呀,我坚信社会主义一定战胜资本主义。”“这个好。”我说人们初时看到香港、澳门人回来穿得都是很漂亮,带东西回来都是一筐一筐的,你怎么宣传人们都不听你那一套。小平就点头,说:“不发展,怎么都不行。”我说现在都回来了,甚至有些人在珠海找工作、找饭吃,澳门那些居民现在从珠海买东西回去了。小平又讲了很多很好的话,也很高兴。

我感觉小平1992年来南方,决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局,决定了中国是前进还是后退,也决定了特区的命运,决定了中国人民的命运。“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

田炳信:有人说,邓小平南行实际是一次政治交代,您怎么看?邓小平在珠海的休息很有规律吗?

梁广大:对。每天12点吃午饭。一早看新闻,之后吃早餐,吃完早餐出来参观,很有规律。我就陪他一个星期,参观工厂,参观企业,看投资环境,边走边汇报边谈。他每一句话都很有针对性,分析过去,分析国内国外,思考很深,我感觉实际上是向全党、全国作最后的交代,也是对党、国家和民族的最后希望。所以针对性很强,没有一句空话,我们当时对改革开放的种种疑虑,基本上打消了,击中了国内外当时社会所出现的种种非议、弊端和要害。

我们汇报,现在有的政策很不稳,外商仍有不少疑虑等。他说,现在问题这么多,影响我们的主要是“左”,我们党的历史上“左”的问题可怕呀。

我们汇报,现在有些人说我们搞得太快了,是搞两极分化。小平同志说,现在一些周边国家比我们发展得快,我们发展得太慢了,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所以你们能快就快,不要等。有些地方尽可能搞快些。你们快一些,富了,不会向你们开刀,不要上缴,待发展到一定程度你们就要多做贡献,你们能快就快,我们不要挡。

有些人说我们搞资本主义,搞市场经济。小平说:“搞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在船上说的),也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资本主义有计划,我们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

我们又说有些人老是说两极分化。小平说:“我们不是搞两极分化,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才能带动大家富起来……我们不是搞两极分化,只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方能带动大家共同富裕。我们不能再穷下去了,不能再这样搞了。”

社会上有不少舆论,说这是搞“和平演变”。小平说:“这些说法十分错误,只有发展经济,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和平演变’。”

“你们就是姓‘社’!”

后来,我陪小平又看了一家电器厂。小平听了厂长介绍后,转过身来对我讲:“有些人不是说你姓‘资’吗?你们就是姓‘社’,是很好的社会主义。”大家热烈地鼓掌。

后来又到亚洲仿真公司视察。小平在这里说了很多话,他问总经理游景玉同志:“你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不能站得住脚?”游说:“完全站得住脚,实践证明,现在能站得住脚,将来也能站得住脚。”小平说:“那就好,我就是来看看,那就靠你们了。”游景玉同志先作简要汇报,接着又带他去参观车间。车间里全是电脑,由电脑操作,他很高兴,十分认真地看了又看。游说:“我们的技术是一门新的科学技术,是跟上国际水平的。”小平说:“我是来看新鲜的,越新越好,越新我越高兴,不光是我高兴,人民也高兴,国家也高兴,我们国家一定要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视察该厂车间出来,很多人已站在入厂大厅欢送小平同志,小平看到了,他说:“我也跟年轻人拉拉手。”一个一个拉手,都是大学生、研究生,不简单啊。

小平走出工厂门口上车时站着,又对我和游景玉说:“我们国家穷了几千年了,我们不能再穷了,要靠你们啊。”当时我听了辛酸啊,眼泪含在眼睛里面。

我跟他说我们准备重奖科技人才,这个重奖有别墅、有房子、有小汽车,可能有上百万。我一讲完,他即竖起右手大拇指说:“我赞成。”我说我们国家的人才流失太多了,太可惜了。谢非插话说:“我们省委省政府准备制定一个政策,欢迎学有所长的人回来。”他说:“这个好,这个地方就是能吸引人才的好地方,你看这么多年轻人,我们应该给人家回来,欢迎人家回来,给人家一个宽松的条件,给他一些好的条件,不要管得那么死。给人家来去自由,他们不回来,在国外就没有什么前途,人家看不起,他在国外只能做第二等公民、第三等公民。我们不要管那么多,要放。”他就一路讲。

“我的作用就是不动摇”

小平同志记性非常好,汽车路过政府门口时,小平说:“1984年来的时候,这里只有一个小石头二层楼房,现在全是高楼大厦了,真想不到。”汽车到了海滨北路,小平说:“这里很像新加坡,十分漂亮,要是我是外商,我就来这里投资,这里能吸引人才,是能干事业、能干大事业的地方。”

小平同志几天视察谈了那么多极为重要的谈话,都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大事、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大局、特区如何继续搞好改革开放的大事。我知道他很快就要离开珠海了,我跟他说:“邓书记,我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坚决贯彻执行下去。”

小平却说,我的指示可能有些作用,我的作用就是不动摇。谢非接着说,这是最重要的。

小平两次来珠海特区视察,是我终生难忘的,终生受益;小平同志的每一句话,都流露出对党、对国家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和忠诚。

小平是个伟人。对“左”的,对教条主义,对权威进行严厉的批判,指明全党全国人民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目标。这次南方视察重要谈话,迅猛地推动全国全面改革开放。

采访结束,我回到广州,我想起了一位法国人说过的话:古代史无法写,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料;而近代史也不可能写,因为我们掌握太多的资料。

人世间的事,沟通是最难的一件事。没有了解,哪来理解,没有理解,哪来深解。

梁广大了解邓小平,更理解邓小平。

在送邓小平离开珠海那天,他像立军令状一样向邓小平保证:“邓书记,我一定坚决按照您的指示贯彻到底。”

我相信这是真的,我在十几年的新闻记者生涯中,只见过两个人哭,一是河北省一个科级干部因老婆的户口问题解决不了,哭了;一个是梁广大,当回忆起邓小平时,哭了。一个为自己,一个为他人,凡人为凡事,大人为大事。我再一次相信了。

最新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