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岁杨振宁最新露面!他月薪有多少?实在让人意外...

2025-09-20 09:23:54 2014德国世界杯

讲座现场,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正在致辞

在施一公看来,从2007年相识杨振宁先生至今,每一次的接触都令他深受触动。

“不仅是先生深邃博大的学识与思想,值得晚辈学习。先生在人生道路上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取舍,在得失之间保持进退有据、通达成河,对厚德载物的君子之道做出了最好的诠释——这份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处的修为境界,同样值得后人身之砥砺。”施一公在现场表示。

虽然杨振宁从事的是极其理性的物理学研究,但杨振宁的一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在学龄前阶段,杨振宁在家庭影响下就开始接受规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从童年启蒙到迈入高等学府之后,都没有中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不仅具有扎实的数学与物理知识,也是文理兼修的通才,精神世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烙印。

1957年在诺贝尔奖获奖庆贺宴上,杨振宁说:

“从不只一层意义上说,我是中国和西方两种文化共同的产物,二者既有冲突,也有协调。我想说,我既为我的中国根源和背景感到骄傲,也为我献身于现代科学而感到满意,现代科学是人类文明起源于西方的一部分——对于它,我将继续奉献我的努力。”

曾多次与杨振宁进行深入交流的厚宇德教授在自己的书中这样描述:

“杨振宁自己对待中西两种文化,采取的是相似的态度与策略。他常对比中西文化,对比的目的是做出合理的取舍。他从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的主要是为人做事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他从西方文化中吸收的核心内容是西方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

他自觉地选择中西文化中积极的、有价值的部分,并把它们聚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使之成为自己为人做事的精神支柱,从而铸造了别样的人生辉煌。”

如果你要问杨振宁到底有多伟大,这和他从事的事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其在物理学上的成就难以用语言来形容,或许大部分人根本看不懂。但若换个角度衡量,一定能让你对其贡献有着更直观的感知。杨振宁的月薪到底有多高?看完具体数字后,想必也会让你对他的伟大有所认知。

杨振宁的早年经历

杨振宁的童年是非常动荡的,出生在战乱年代,但令人欣慰的是,其父母作为早期的高才生为他创造了相对安稳的环境,使他能在夹缝中获得令人羡慕的知识。

随着抗战的胜利,在国民政府的资助下,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理论物理,并且获得了爱德华泰勒的赏识,从而走入到物理的世界中。

极富天赋的杨振宁仅仅花了三年的时间,1948年取得了博士学位,并且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发布的宇称不守恒定律更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要知道诺贝尔奖项在国际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大多数掌握在西方白人手中,可杨振宁却凭借在物理学上的成就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律,在34岁的年纪拿下了这一荣誉,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此时,杨振宁的名字响彻了大江南北。

杨振宁的决定

美国希望杨振宁能留下为其工作,我国自然欢迎杨振宁回国,然而,这一请求却被拒绝了,他选择待在美国,其中的原因令人深思。

当杨振宁拿下诺贝尔奖项时,我国已经率先出击,邀请其老师张文玉前往美国,希望能说服杨振宁回国工作。

最初,杨振宁动了回国的念头,美国政府自然不会轻易放杨振宁离开,寻找各种理由劝阻,毕竟美国曾经痛失了钱学森这一影响力巨大的人,不想再错过杨振宁。

在多方周旋下,杨振宁的回国计划被彻底搁置。

他每个月的月薪高达70万美元,还可以享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特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杨振宁尽快开展工作。

那个时代,国际的大环境是非常不平静的,我国的经济也面临重大的挑战和威胁,相反,杨振宁在美国的研究经费充足,可以有更广阔的空间,这也使邀请杨振宁回国的计划再次被搁置。

时隔多年,有着一颗中国心的杨振宁,最终还是选择回归祖国。

面对这一抉择,很多人不理解。当2003年,杨振宁终于回到祖国后,其中也有很多人猜测:我国是否开出了极其优厚的条件?

杨振宁的薪水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开出了月薪高达70万美元的报酬,我国的经济和整体的实力是没有办法与美国相抗衡的,即便到现在,也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在如此艰难的状况下,重新回国的杨振宁依然可以获得清华大学给予的100万元月薪。

而杨振宁需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地完成科研工作,每年可以轻松地拿走1200万元的年薪。

这在2003年时,是令人难以想象的高收入。

然而,杨振宁的做法却令很多人意料不到,他不仅没有接受这笔工资,反而个人出资修建了几个高配置的实验室,主要目的是支持国内的物理学快速发展。

众所周知,杨振宁在物理行业中有着非常突出的贡献,很多人将其称之为爱因斯坦的接班人。

虽然现在年事已高,但依然活跃在教育一线,在面对学术时是非常纯粹的人。

总 结

在任何领域中,能走上金字塔顶尖的人数,都是非常少的,他们的付出足以令他们赚取天文数字,如果要想衡量他们的价值,并不仅仅是要将视线聚焦在收入和薪资上,更多地应该看到其背后所作出的贡献,否则很可能会无法读懂其背后付出的辛苦和坚持。

清华大学给予杨振宁100万的月薪,从某种程度而言只是杯水车薪,正是因为没有将视线聚焦在身外的钱财上,杨振宁才能义无反顾地返回我国从事物理学的研究,为推动我国的物理事业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本文来源:峥嵘年代

重要提示

各位粉丝朋友!

微信又改版啦!

想要每天及时看到国医大师健康文章?

快给“国医大师健康”设个星标吧!

觉得此文不错的朋友

记得点个【在看】

关注下方【国医大师健康】

养生金方免费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最新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