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谈颐和园|谐趣园之澄爽斋与澹碧
2025-06-12 10:11:30 1958世界杯
颐和园万寿山东麓的“园中之园”——谐趣园,始建于乾隆十六年,原名惠山园,仿江南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大修,改名谐趣园。光绪十九年重建。
进谐趣园宫门,沿连廊向北走,可达澄爽斋。澄爽斋在池塘西岸,瞩新楼南侧。
澄爽斋前身是惠山园八景之一——澹碧斋,嘉庆时改建,改名“澄爽斋”,“澄爽”是清澈明朗的意思。
乾隆十九年《御题惠山园八景诗》有《就云楼》诗及诗序,乾隆皇帝认为在澹碧斋这里俯瞰远处碧绿的池水、莲叶、水藻,可以使人心神安恬:
(就云)楼南闲馆,俯瞰远碧,流憩之馀,神心俱澹。
斋俯绿琉璃,澄观会筦倪。
藻渊潜赤鲤,锦浪泛文鷖。
淡月银蟾镜,轻烟丝柳堤。
展开全文
忘怀此小坐,还似对梁溪。
值得一提的是,谐趣园东部连廊中间还有一处水榭,题名也是“澹碧”,与澄爽斋前身“澹碧斋”重名。水榭与澄爽斋可以隔水相望。
“澹碧”和“澄爽”的名称,都贴合了嘉庆命名“谐趣园”所追求的“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的旨趣,用超脱尘世之外的清静乐趣,使内心达到中正和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