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澜起科技被机构调研聊起 昨天, 澜起科技 成为了大众的焦点。这家公司2023年接待了1908家机构调研,今年1月29、30日就接待了250家机构...
2025-05-10 12:37:35 1958世界杯
来源:雪球App,作者: 二郎价投,(https://xueqiu.com/8164125924/277790426)
昨天,澜起科技成为了大众的焦点。这家公司2023年接待了1908家机构调研,今年1月29、30日就接待了250家机构调研。这个半导体行业的公司,究竟是何方神圣,引无数机构竞折腰呢?怀着这个疑问,我翻了一下这个公司的信息。
首先,我们关注一下其业绩,公司从2019年起的5年业绩并没有大幅增长,而2023年更是创出了上市以来的新低,净利润只有不到5亿元,折合每股收益0.429元。业绩增长不明显且稳定性差。
其次,我们再看看估值。以24年2月2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市值511亿元,而这个市值已经是上市以来的低位,可见之前的估值更高。按照2022年业绩最好时期计算,市盈率也在38.95倍。如果以23年业绩计算,市盈率将高达104倍。也就是说,现在价钱买入这个公司,如果按照22年的业绩水平,要回本,需要接近39年,如果按照23年的业绩水平,则需要104年。
接着,我想问问大家,如果你们是公司的大老板,你会怎么想?如果是我,第一时间就是清仓式减持!至少39年才能回本的企业,干到我死都没回本,为什么不趁现在一次性清仓回本且暴利?无论企业多么伟大,前途多么光明,选择清仓离场退休,是大老板最优选择。然后把股权交给愿意和企业一同奋斗的接任股东们。大家可能会笑我没有理想和追求,但大家看看这个企业的各路股东去年以来都做了什么事情。从表中可以看出,基本上是清一色减持离场了。这证明不是我没有理想和追求,是大老板们被如此高的估值搞到没有理想和追求了!
对于这样估值的公司,大股东们这个态度的公司,居然能够吸引到众多机构勤奋去调研,真是令我难以置信。
我想,调研主要目的是为了股价炒作割韭菜需要:
像这类公司,如果想靠公司赚钱和分红获取合理的回报,是不可能的,因为股息率太低,估值太高,业绩也不稳定。唯一办法,就是买了之后期待别人用更高价钱接盘。这就是我常说的,是赚别人钱包里的钱,而不是赚上市公司的钱。怎么才能保证自己买得比别人低,卖得比别人高?最好办法就是多去公司看看、走走,亲身了解公司每时每刻的生产经营情况,如果有可能,获得别人不能获得的信息,提前布局,效果更好。而这种业绩确定性差的公司,更需要各路机构各显神通,火眼金睛去看清楚未来的趋势变化。确定性越差,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越需要去公司调研。这些公司机构多去走动,自然就能获取到比散户韭菜们更多的信息,割起韭菜来也更顺手。这就是机构一直追求的所谓超额收益的套路。就是这样一个业绩确定性差、估值这么高的公司,2023年末不完全统计,至少有246家机构持有!
相反,像长江电力、中国移动这些公司,每年业绩和分红每个投资者基本都能计算出来,根本不存在不确定性,机构自然也没有兴趣去调研,更别说进去这些公司炒作股价割韭菜。
就是因为有了这个割韭菜念头,机构才会热衷于去调研和炒作这些公司。如果出于赚上市公司的钱的目的,机构怎么也不可能去投资这些估值太高、业绩确定性差的公司。像这类所谓高科技、新兴行业公司,机构会不停给大家洗脑,说将来会成为中国的苹果、谷哥等等伟大公司,建议大家长期持有,分享未来高科技带来的成果。但股价涨起来的时候,他们跑得比谁都快。
像这类公司,在A股还很多,所以,我建议大家入市时,要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如果大家是想赚上市的公司的钱,想靠分红十年回本的,就要坚决回避这些公司;但如果大家是想着赚别人口袋的钱的,大家可以去买这些公司股票,但买之前你确认你有能力去摸到别人口袋的钱而自己口袋的钱不被别人摸走。同时,如果你们参与了这些公司的交易而被别人摸走了钱,千万不要骂这个骂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