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从业者必备的印刷流程常识(完整珍藏版)

2025-06-20 02:03:42 今晚世界杯

12、卡牌拼版时要考虑是单张执咭还是双张执还是多张执,这个对后加工很重要。

13、卡牌拼版时如果用圆角机来圆的话,可以考虑拼单刀,若是用榨角机来榨角的话一定不能拼单刀,中间最小留6mm。

14、金(银)卡纸不要用水性覆模,水性覆模会使产品发暗,失去光泽。

15、金(银)实地在多色机上须后印,防止金(银)墨不干被划伤,失去如有字要印须漏空,包括黑字。金(银)图案、文字不能印在墨色较后的实地上,要把墨色较厚的实地做成漏空陷印。

16、有打号码产品,要注意号码长度和位置,并放在最后一个工序。

17、联大版时,要上下联成一样的图,以便印刷时墨色一致。

18、专色中用白墨冲淡,要放在前面印刷,防止白墨的遮盖前面的颜色。

19、做模切版时,要注意痕线(点线、痕线、点加痕)的要求,如点线的间隔大小、痕线的宽窄等。

20、箱、盒的粘口,一般放在大面。

21、酒标、罐头标也要注意纸的纹路方向,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纸纹方向不同,防止卷曲、不好粘。

22、覆模或上光后,墨色也会发行变化。

23、用银色打底,可使产品带上金属光泽,如印上黄类似印金。

24、审稿、审样时,一定把成品结构画出来,如把包装箱、盒的模切线画出来,以便检查。! 25、正确的排版对模切加工的影响。

在使用平压平自动模切机进行模切加工时,常常会出现模切后纸盒边缘不光滑的现象,这样自然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产品美观。)

影响产品美观的主要原因是在平压平自动模切机上进行模切加工时需要将靠叼口边的刀多敲破几个小口,才能顺利地将模切后的成品从机器中拉出来,敲破的小口体现在模切后的盒上是边缘不光滑。

解决方法主要是在拼版中尽量将纸盒的粘接处放在叼口边。经过巧妙的拼版后,进行磨切加工成型的纸盒外观就会十分美观了。(平压平自动模切我们没有,但可了解)

印刷厂对于两拼以上的产品,在拼版中一般使用两种方法。如果两拼之间的图案可以做无缝连接,应尽量采用一刀切的印后加工方式,不要在中间留下空隙,因为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可以节省纸张,还可以节省制作刀模的应用,而且有利于模切后清废,一举三得。但是如果两拼之间的图案,无法做到无缝连接。或者受到两个产品形状的限制,无法做到一刀切,那么两个产品之间一般来说至少要留出4mm宽的排刀位置,并且每个产品至少要有2mm的图案出血。

如果是裱胶的产品在允许的情况下牙口位尽量加大,防止裱胶时有胶料露出影响模切时定位。

因此,印刷厂灵活巧妙的进行拼版,既能节省成本,又可以避免因拼版给模切加工带来不好的影响。

26、胶印金(银)墨注意事项。

胶印的墨层较薄,在印刷金色的实地和粗线条时,常采用两次连续印刷或两次分步印刷的工艺,以半强墨层的饱和度和金属光泽效果。银墨的印刷适性比金墨要好,只需一次印刷基本上就可以满足一般包装印刷品的要求,如果需要大面积印银或者所使用的纸质较差时,则需采取两次印刷的方式,以很好地显现银色光泽。在胶印机上印刷金(银)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选打底再印金(银)墨,用胶印机印刷金墨时,一般先要印底色(俗称打底),即选用遮盖力强,色泽与金(银)墨近似的油墨作为底色,然后再在底色墨层上印刷金(银)墨,既可以节约金(银)墨,又能提高金(银)墨层的光泽度,加强金(银)墨的印刷效果。

(2)在底色墨上印金(银)墨,底色印刷质量的好坏是决定金(银)墨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印刷底色油墨的版面要平整,底色油墨的黏度要高、干燥性要适中、墨层要厚实。底色油墨的干燥方式

以渗透干燥和氧化结膜干燥相结合为宜,切忌底色墨层发生晶化。印金(银)墨时,应在底色墨层还没有完全干燥的情况下进行叠印,否则容易出现金(银)墨印不上,或者附着牢度差,一擦就脱落的现象。

(3)在金(银)墨层上叠印其他油墨,金粉除了本身具有金属光泽外,更主要的是其表面对光具有反射作用,如果在金墨层上面再印其他颜色的油墨,就会影响金墨层的金属光泽效果。因而在印刷工艺设计中应考虑到这一点,充分利用金墨的不透明度高、遮盖力强等特点,合理安排印刷色序,尽量把金墨安排在最后一个色序。如果一定要在金墨上叠印其他颜色油墨,图文面积应尽量小一些,这样既不会影响金墨的效果,又可较好地防止叠印不良等印刷弊病的产生。

27、纸最常见有四种规格:

(1)正度纸:长109.2厘米、宽78.7厘米

(2)大度纸:长119.4厘米、宽88.9厘米

(3)不干胶:长765厘米、宽535厘米

(4)无碳纸:有正度和大度的规格。

28、一般的常用的拼版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单面式:这种方式是指那些只需要印刷一个面的印刷品,如海报等,只需要印刷正面,而背面是不需要印刷的。

2、双面式:俗称“底面版”,指正反两面都需要进行印刷的印刷品,如一些小宣传单,小幅海报、卡片等.

3、横转式:俗称“自翻版”、“就版翻面”,适用于杂志、书刊类的印刷品,比如有一本16开的杂志封面,分有封一、封二、封三、封四等四个版面需要进行印刷,在拼版时将封一和封四、封二和封三横向拼在一起,再将封一和封四、封二和封三头对头地拼在一个四开的版面上进行印刷,俟一面印刷完成后,将纸张横转180度,用反面继续印刷,完成之后,将印刷品从中间切开,就可以得到两件完全一样的印刷品了。

4、翻转式:使用同一个印刷版在纸张的一面印刷之后,再将纸张翻转印刷背面,但以纸张的另一长边作为“咬口边”。这种方法俗称“打翻斗”,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用这种方式了。记住两边都要留咬口。

工艺部工艺检查项目

一、折手方式及装订顺序(如:8P/手×3手 +4P+拉页等)

二、菲林尺寸与工单尺寸是否相符。针对有模切菲林的 要核对菲林尺寸。

三、5色套印及色序(注明在工单上),遇到套印难度大的,如极小字母、文字反白等。让专业人员确认后下单。(难度大质量无法保证的先给业务讲明,并让其通知客户修改工艺)

四、胶包封二、三与内文有跨页图是否做出血;封面四边必须出外线

五、胶包书封二、三印金(银)或满版颜色,书脊位要抽空且书脊尺寸是否合适。抽空尺寸应为:书脊+8mm。

六、一般过胶面积为八开,量大考虑4K或2K过胶。

七、白卡纸建议正反印(客户特殊要求的除外)

八、打孔穿环装订工艺,一般情况下钉口7mm处不能有图文且接口一般在封三处,特殊要求除外。

九、一般情况下:模切、局部UV、压凸(凹)、烫金(银)工艺的拉规应放靠身处;瓦楞面纸放靠外处。(标在菲林上)

十、针对工艺复杂批量大的产品,要先做白样并做好工艺分析。

十一、瓦楞面纸订纸时注意面纸丝向要与瓦楞纸丝向垂直,并规范书写顺序:如635×889mm,则丝向平行889方向。严格讲瓦楞面纸不能丁三开印刷。

十二、遇有先印金、银墨后压4色的,建议正反版印刷。自反印刷要核算两次上版费用和损耗。

十三、异形模切无论正反或自反印刷,都要核对菲林正反是否照准。

十四、一般盒子及手袋粘口都留大边。(上部为梯形结构的礼品盒,粘口要放小边)。盒子粘口10-15mm;手袋:粘口15-20mm(手袋纸越厚粘口要求越大,手袋上握口为35-40mm,下粘口为厚度的一半加20mm)

十五、封面、内文为精品纸张(如210G格拉丝)或300克以上纸张,折页前必须压痕。特殊情况下断刀线要压长齿线方便折页。

十六、胶片尺寸大,但又只大一点。这种情况不能让版房复晒处理成2根线,这样不好胶包、切。

十七、挂历都用天头作咬口。(考虑卷铁条的尺寸一般为15-20mm)

十八、对单套版有烫银或UV工艺的一定看清色标,有时3+0加烫银(有时标的K版)容易当成4+0印。

十九、定特规纸张(尤其是白卡白板)分切纸张长度:成品+20mm,宽度:成品+咬口11+10mm;墨量大拖捎即宽度另加5mm,防止收纸打花。)

二十、标签拼版的、切成品注意有没有第一刀下刀位。

二十一、对模切、粘、配页等有特殊要求的。要在工单上标清楚做样审查。

二十二、打号最好16开,量大最好8开打。

二十三、三层瓦楞箱钉口位35-40mm;五层瓦楞箱钉口位40-45mm;力克箱面要求为30mm。

二十四、如遇到烫金(银)后UV的(一般指满版UV)要在工艺单上注明先烫后UV。

二十五、不印刷的盒托或其他印件,要考虑用分切纸张,节约成本。

二十六、工艺单上要注明书本和手袋的方向,一般默认为竖式,横式特别注明。横式16开胶包画册封面要压书脊

二十七、105以下且墨量大、套印有难度的,不考虑四开,要上小森机印刷。

二十八、对开小森最小过纸为正3开(咬口处最小为362mm

);对开海德堡最小过纸为正4开(咬口处最小为340mm);四开最小过纸尺寸为大六开(咬口处最小为297mm)。

二十九、大6开封面量小单个印刷(595*297mm);量大要改为对开正反(连三)印刷。

三十、封套骑马订内文书前口的文字、色块(条)离成品线至少3-5mm。建议封套宽度放大3mm。带握口封面握口处要做3mm出血。

更多印刷小知识请点击http://www.yinshuadiy.com/xinwenzhongxi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最新发表
友情链接